生命博物館
民國114年10月08日(三)  歲次乙巳08月17日 酉時
生命博物館橫幅
帳號:
密碼:
加入會員 忘記密碼 
按鈕:會員中心 按鈕:人生不落閣 按鈕:生命紀念館 按鈕:生命人文 按鈕:資訊網絡 按鈕:服務中心

【台灣】各宗教喪禮流程-道教
 

(因各宗教的差異,說明僅供參考)

1、奉腳尾飯及辭生

死者臨終時,家屬在死者身上蓋「水被」(白布中央縫上紅綢的被單),以銀紙或石頭為枕,並在死者腳邊供上「腳尾飯」(米飯一碗,上置熟鴨蛋一只,上插一雙筷子),使死者不至於餓,一盞白燭,作為長明燈,照明陰間路。

 

2、家祭

出殯的當天,佈置好供眾多親友告別致禮的大靈堂,四周安置各方親朋好友致贈的鮮花、輓聯、果品,這也是家屬和親戚,最後一次為死者的肉體在家裡上香致禮的道別式。

 

3、公祭

出殯的當天,佈置好供眾多親友告別致禮的大靈堂,四周安置各方親朋好友致贈的鮮花、輓聯、果品,這也是由死者或家屬的友人、機關團體集體上香、鞠躬或捻香,最後一次為死者的肉體在家裡致禮的道別式。

 

4、土葬

當送葬將靈柩送達墳地時,男性家屬跪在靈左,女性家屬多跪在靈右,同時要把亡者的「魂帛」牌位等放在供桌前,等道士念完經後,開始「放栓」,亦即在棺木某個部位打洞插入木桿通氣用,以便屍體早日腐化。最後再依擇定的時辰準備放下靈柩,喪主必須以鐵鍬鏟下第一鏟土埋於棺木上,即稱為「安葬」。

 

5、火化

出殯後,打算以骨灰土葬者,則將靈柩移至火化場,家屬獻牲禮等祭拜,由子孫火予燒化,稱為「火化」,火化後家屬領取骨灰,再依吉日將靈灰安置於納骨塔,或是如土葬方式處理。






同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▏隱私權聲明 ▏著作權聲明 ▏免責聲明 ▏瀏覽器相容性
  • 支援 IE 8 以上
  • 支援 FireFox
  • 支援 Chr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