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元節是道教節日。
道教認為,『三元』是『三官』的別稱。
上元節又稱『上元天官節』,是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誕辰,主要是舉行賜福的儀式;
中元節又稱『中元地官節』,是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帝誕辰,用以赦免亡魂的罪(中元法事是為亡魂赦罪,但是絕對不能完全解除罪孽,只是減輕了一些,希望他們早日安息。);
下元節又稱『下元水官節』,是下元解厄水官洞陰大帝誕辰,是為有過失的人解除厄運。
道教《太上三官經》云:「天官賜福,地官赦罪,水官解厄」,「一切眾生皆是天、地、水官統攝」。中元節時,道教宮觀如地安門火神廟、西便門外白雲觀為了祈禱『風調雨順、國泰民安』照例舉辦『祈福吉祥道場』。因為懼厲的心理,民眾於日常生活中復合儒、佛、道三教,成為農曆7月15日的中元節,民間則稱農曆7月為『鬼月』。
正月十五漢族稱上元佳節,乃慶元宵,古已有之;
七月十五漢族稱中元節,祭祀先人;
十月十五漢族稱下元節,乃食寒食,紀念賢人。
漢人於中元節放河燈,道士建醮祈禱,乃是漢族傳統民俗,舊曆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,與正月十五日的上元節和十月十五日的下元節同為古老傳統節日。